傳播國有企業混改商機,聚焦國有資產交易時訊,拓展投資并購價值管理視野
我國將積極推動以清潔和綠色方式滿足電力需求的“能源互聯網”。未來十年我國將加快研究和推廣應用特高壓、柔性直流、風光儲輸等新技術,規劃到2025年基本建成中國能源互聯網,形成“西電東送、北電南供、水火互濟、風光互補、跨國互聯”的電力發展格局。
分布式光伏被認為是光伏行業“新的未來”。記者發現,不同于往年以展示光伏組件的技術含量為主,今年不少生產制造企業轉身系統集成商,打造“一站式服務”理念,助力分布式光伏電站加速“飛入尋常百姓家”。
真正實現電力交易市場化才能最終解決我國能源結構不合理問題。要建立電力現貨、備貨、期貨市場,開發電力輔助市場;通過電力改革提升可再生能源運營管理水平和運營效率,通過生產、存儲、傳輸、消費環節實現市場自由配置,打破壟斷經營。
江蘇蘇州近年來圍繞如何化解“用能大市”與“資源小市”的“天然矛盾”,抓住能源改革這個重要的“牛鼻子”,用清潔、綠色、高效的“電能化”驅動蘇州的能源結構、用能方式轉型,一個能源強市的“蘇州樣板”正在探索中唱響。
能源工業未來的最大挑戰是全球經濟發展減速。煤炭、石油、天然氣的前景各不相同,電力需求將增加一倍。世界經濟中心逐漸轉向亞洲,但隨后會出現分化。全球顛覆性的趨勢變化讓人們考慮“需求頂峰”,能源公司必須直面快速發展的顛覆性技術挑戰。
近日召開的2016首屆能源互聯網領袖論壇公布一組數據,數據顯示中國已成為可再生能源的第一投資大國,以投資增速20%計算,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與相關產業鏈增加值將超過6,000億美元,能源供應與新增能效投資市場規模將達到3,000億美元,未來的能源產業可謂潛力巨大。
目前,清潔、低碳、創新發展、智能共享已經成為能源轉型的方向。但能源轉型是一項長期、復雜、艱巨的任務,還要繼續解決經濟、技術、政策等多方面難題,應對穩定、可持續等多方面困難。
工業危險廢棄物、生活垃圾飛灰、污泥、污染土……這些垃圾的處置成了城市正常運轉的大難題,金隅集團的這幾座水泥廠可就派上了用場:水泥窯燒掉廢棄物的同時,還將垃圾變廢為寶。與環??瓷先ズ敛幌喔傻乃鄰S,成功轉型升級為環??萍脊?,成為北京的“城市凈化器”。
秋冬和供暖季是完成年度大氣污染治理目標任務的關鍵時段。今冬明春是解決一段時間以來積累的治污突出矛盾、啃下“硬骨頭”、突破“瓶頸”的重要時期,更是全面完成“大氣十條”整體目標任務的沖刺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