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國有企業混改商機,聚焦國有資產交易時訊,拓展投資并購價值管理視野
近年來,長三角、珠三角地區不時有大型貼牌加工企業破產倒閉的消息傳來;亦有部分外資制造業遷移至越南、印度等人力資源豐富的國家。在重重壓力之下,“中國制造”的確出現了疲軟跡象。
“機器人革命”開始,不少企業就已踏上工廠自動化的“不歸路”,無人工廠也似乎漸漸成為未來工廠的發展趨勢。但全自動化流水線卻零星地出現大型企業中,盡管政府大力推動機器人換人政策,不少企業領了國家發放的津貼,硬是把設備“晾”在生產車間里。
中國在機器人三大關鍵零部件中的控制系統、伺服電機實現了從無到有。但要從有到優,占領中高端市場,中國還需要在提高下游應用領域即系統集成上加大力度。為此,未來部分公司或以提高下游市場占有率為并購目標。
所謂“智能制造裝備”是指具有感知、分析、決策功能,能對其先有任務進行針對性反饋與調整的,新一代工業制造設備。與現有制造設備相比,智能制造裝備的操作更簡單,功能更強大。
“中國制造2025”勾勒制造強國宏偉藍圖。這是我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明確提出力爭十年時間邁入世界制造強國行列,并指出九大戰略任務和重點,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端裝備、新材料、航空航天裝備等將是未來重點突破的十大領域。
全面推動傳統裝備制造業升級換代、動能轉換和新動能成長,走出自主創新的可持續發展道路,園區正向全國中西部地區先進裝備制造業基地目標加速邁進。
未來期間,我省將大力支持與智能終端及信息技術、高端裝備等重點領域相關的國外企業來河南設立研發中心、物流中心和制造基地,同時也支持省內工程機械、化工、輕紡、建材、鋼鐵等優勢企業“走出去”與各國企業開展合作,促進互補互動,實現共享共贏,努力推動河南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產業合作邁向新高度。
近年來,我市始終把節能裝備制造產業作為高端成長型產業來重點培育,著力加強技術創新,大力提高技術裝備、產品、服務水平,促進節能環保裝備制造產業快速發展。該產業正加快成為我市新一輪經濟發展的增長點和助推經濟轉型跨越的戰略新興支柱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