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醫院壓低藥占比、取消以藥養醫、藥品零加價銷售,對公立醫院帶來的“損失”最終都是由政府財政、醫保、及參保人員來分擔,實際損失最為嚴重的是藥企。公立醫院真正的運營危機是目前受公立醫院管理機制制約的醫療
對于兩票的界定,一直是業界關心的核心問題。從目前發文的幾省來看,普遍將藥品生產企業內部的、僅銷售本企業(集團)的子公司視為生產企業,不過安徽、陜西沒限定這樣的子公司是否“唯一”,而四川、重慶、湖南都將此明確
怎樣選擇分組,真的是一門學問。事至今日,已經是要上戰場的節奏,提前的戰略決策部署投標企業應當早有預案,明天無非就是再次確認結果,然后統一意見執行即可。要么放低身段擠起基藥市場參與角斗,要么萬般無奈在醫保交易中
陜西省的兩票制推行范圍為城市公立醫院,縣級及以下基層機構在保障供應的情況下適時推行,而寶雞作為陜西醫改試點省的試點城市,一上來就要求包含基層醫療機構在內的所有公立醫療機構全面推行,可謂試點中的試點。12月1
此前,四川省醫改文件提出“先在成熟的地方推行兩票制”,被一些業界人士解讀為兩票制在四川遇阻,當時我覺得這是“拐了個彎”,可參閱前文 四川醫改拐了個彎:兩票制僅在“成熟地方”推行!兩票制在各省落地方式會有所不同
取消低價藥清單而實施價格動態管理的方式是否能保障藥品供應?現在不敢妄下斷語,對于藥企來說,倒是可以從中選擇自己品種的采購方式和銷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