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業與資本市場的互動從未像2015年這樣熱鬧過。一邊是保險公司頻頻舉牌上市公司;而另一邊,上市公司也紛紛將資本集結至此,意欲保險業內“掘金”。
“掘金”保險業
根據平安證券2016年12月中旬的統計,目前踏入或擬踏入保險行業的上市公司至少有44家之多。而上市公司踏入保險行業的路徑不外乎兩種,一種是收購,例如天茂集團收購國華人壽;一種是參與新設,例如七匹狼、愛仕達、騰邦國際擬參與發起設立前海再保險公司。
“形成如此局面的原因也很清晰:一是‘巴菲特模式’的引領,而且近年來效仿其的復星、安邦風頭正健,對于上市公司形成了示范效應;二是在實體經濟不景氣的背景之下,介入金融業有利于增加利潤;三是我國目前的商業保險與國際上相比,還有一定的發展空間,而且從健康險稅優、養老險稅延等政策可以看出政策對于保險行業的支持,諸多上市公司也是看中了這一成長性。”平安證券非銀首席分析師繳文超表示。
從這些上市公司所進入的保險細分行業來看,除了傳統的財產險、人壽險公司外,一些擬新設的保險公司還包括互聯網保險、農險、健康險、再保險、相互保險等,但目前基本均處于等待審批過程中。其中,一些上市公司意欲“掘金”的保險細分領域被業內人士所看好,例如再保險及互聯網保險。
以再保險為例,2015年2月,七匹狼、愛仕達、騰邦國際三家上市公司同時發布公告,擬參與發起設立前海再保險公司,三家公司分別占注冊資本的10.5%、14.5%、10%;8月,泛??毓砂l布公告稱,擬通過間接全資子公司作為主發起人和新華聯一起參與設立亞太再保險股份有限公司;10月,中天城投宣布公司全資子公司擬參與發起籌建華宇再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據記者了解,目前我國的再保險主體較少,除中再集團旗下中再產險、中再壽險以及太平再保險之外,其余主體均為外資再保險公司的在華分公司。而在再保險公司主體領域內,幾乎沒有民營資本的身影。
2014年,保險業“新國十條”發布,明確提出加快發展再保險市場,增加再保險市場主體,發展區域性再保險中心。據預測,2020年我國國內再保險市場規模將達到3300億元,市場潛力巨大。
不過,對于新設保險公司的上市標的,繳文超認為要謹慎對待,前景可能較好的有兩類:一是保險業務可以與其現有業務產生協同效應的,如公司目前已有大量的客戶基礎,成立保險公司可以與其現有業務產生良性互動;二是公司本身投資能力較強,在保險公司設立初期,規模較小的情形下,通過積極的資產配置可以產生較高的投資回報率。
多家公司成“類保險股”
如果現在行業分類的保險股,你會發現除了A股傳統的四大上市險企之外,又多出了第五家——西水股份。
根據西水股份2015年9月公布的收購方案,擬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相結合的方式購買天安財險26.96%的股權。同時,公司擬募集配套資金對天安財險增資。交易完成后,西水股份將持有天安財險50.87%的股權,成為其控股股東。此方案目前已獲證監會通過。
而西水股份并非唯一一家在2015年進行保險公司股權項目轉讓收購的A股上市公司。在此之前,天茂集團成功收購國華人壽,持有國華人壽51%的股份,達到絕對控股地位,實現財務報表合并。
同時,同屬“明天系”的上市公司華資實業現擬募集317億元增資華夏人壽,持有其股份51%,實現控股,這也成為了近年來A股上市公司收購險企股權的最大并購案。目前該交易已獲保監會批準,正待證監會批準。
另外,泛??毓扇Y子公司成功受讓了民安保險合計51%的股份,也實現了對其的絕對控股。
浙商證券認為,控股保險公司的形式可分為兩大類:傳統行業受到沖擊,控股保險公司以投資型產品為主,現金流充足,西水股份、華資實業、天茂集團屬于第一類;另一類則是旗下控股公司已經很多,布局多元金融,以發展較快的中小保險公司為目的,達到集團化效應,泛??毓傻葘儆诘诙?。第一類屬于基本拋棄傳統行業,徹頭徹尾的轉型,重組后的保險公司的業務并表之后將占資產的絕大多數,將歸為保險類股票;第二類則本來集團資本就較為雄厚,并購保險公司并不會給整個公司的業績帶來非常大的影響,保險業務并不是主營業務。
對于第一類公司而言,不管是西水股份之于天安財險、天茂集團之于國華人壽、還是華資實業之于華夏人壽,都是“蛇吞象”式的收購過程,借助保險公司的注入,不僅自身業績實現華麗轉身,想象空間巨大,實現“曲線上市”的保險公司也可利用資本市場獲得更大的資本支持。而他們背后,也都有在資本市場中“長袖善舞”的資本大鱷。
“過去保險公司上市,都是靠自身業績符合主板上市標準,很辛苦很努力去上市。但鑒于保險行業的特殊性,在高成長期間財務上難以盈利,所以很難滿足上市條件。所以保險公司要上市很困難,也就使得保險公司很難通過上市來獲得資本市場支持。類似國華人壽的模式毫無疑問給同業指出了一條明路,相信未來很多保險公司都會通過這種方式進入資本市場。”最惠保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陳文志曾對記者表示。
而對于第二類而言,雖然泛??毓少I入的民安保險2014年仍處于巨虧中,但有了保險這塊牌照,無疑將可以“講出更多故事”。
繳文超表示,保險股權備受青睞有利有弊。利的是競爭主體的增加有利于保險行業的發展,有利于行業內各個公司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路徑,讓保險公司的募資渠道更加通暢,從而更快成長;弊端則是新設主體的增加必然會導致行業競爭加劇,可能會有保險公司為沖規模,大力發展高利率的投資型險種,而當前又處于低利率環境下,可能會為利差損埋下隱患。由于大型保險公司在保費和投資端理念已較為成熟,他認為這一趨勢對于未形成競爭優勢的中小險企影響更大。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