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專業國資交易資訊網站

悉國資交易項目時訊

當前位置: 首頁 > 產經資訊 > 信息產業

數字變革構成信息產業發展基礎

   日前,以“新IT、新生態、新動能”為主題的第十五屆中國國際軟件和信息服務交易會(簡稱中國軟交會)圓滿落幕。本屆中國軟交會匯聚了來自全球的業界精英和廠商代表,全方位展示IT產業的新技術、新思維和新模式,分享大數據時代的智能生活改變,見證全球軟件和信息服務產業的發展和巨變,共商產業未來的技術趨勢和科技方向。

 

  華為的云服務產品、文思海輝的全業態智能解決方案、華錄的智慧城市技術、軟銀公司的Pepper情感機器人……在前不久舉行的中國軟交會上,國內外各類創新技術和產品競相亮相,展廳里隨處可見“大數據、人工智能、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等技術產品、服務平臺和解決方案,產業生態鏈產品豐富全面。

 

  其間,在2017全球軟件和信息服務高峰論壇以及同期舉行的50多項會議論壇活動上,來自海內外的權威專家和企業高管,圍繞產業趨勢、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數據經濟等主題,分享各自數字時代的洞見,全方位解讀了智能產業的技術趨勢以及生態構建的產業愿景。在這場精彩絕倫的思想盛宴中,“大智移物云”幾乎貫穿始終。

 

  數字社會驅動產業發展

 

  “連接成為一個數字社會的基礎,任何事情都被連接了。過去判斷企業的價值看營業額和利潤,而今天判斷的標準是連接程度,更多的連接創造更大的市場價值。”東軟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劉積仁預測,數字社會的發展已經產生了根本的變化,而這些變化正是驅動軟件和信息服務產業發展的基礎。

 

  劉積仁說:“這個社會表達的方式和背后用軟件所定義商業的模式,讓我們感到過去二十幾年中國軟件產業的發展僅僅是一個開始,而今天我們看到越來越多創新的行為,越來越多企業的變革,全是與互聯網、軟件等聯結在一起。”

 

  美國辛辛那提大學特聘講座教授李杰認為,未來工業傳感器的應用會越來越多,傳感器可以經過很多接口得到大數據;云計算在各領域的應用會加大;在社交平臺上,依賴社交感知生活,內容生產變得重要;數據分享可以有新的空間;定制化服務將越來越細分。

 

  李杰表示,“制造+智能”將是中國制造未來發展的方向,質量、效率和生產力則是中國未來所面臨最大的競爭。制造工藝就需要傳承下去,需要把服務和制造聯系在一起。制造本身就是對產品到生命周期的管理,而服務型制造是可以幫客戶達成價值的創造過程。

 

  數字化帶給服務外包機遇

 

  印度Wipro(維布絡)中國區負責人漢克也認為,連接在數字時代尤為重要。他說,預計2020年全球聯網的設備數量將達250億,也就是說,我們使用的各種硬件設備到那個時候都會連接到網上、云上或者是跟其他連接起來。

 

  漢克指出,軟件信息服務外包行業未來兩到三年內會大量運用云計算,現在50%的公司會采用云計算。行業發展從自動化更多走向機器人,又從機器人進一步進軍AI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縮短人與人技能的差距和經驗的差距,外包企業不需要每一個員工都有數十年工作經驗,企業需要快速訓練年輕的員工。而這正是人工智能產品能做到的,加快整個學習的過程,讓他們在更短時間內學習更多的技能,掌握業務能力。”“當前傳統IT服務外包行業面臨挑戰,企業需要化危機為機遇,利用行業數字化轉型贏得更大發展空間。”億達信息首席執行官鄭時雨認為,數字化轉型的關鍵因素包括企業組織能力、領導能力的變革,用戶、員工等體驗升級,數據資產的升值,資源獲取以及運營模式的轉型。

 

  鄭時雨指出,運營模式的轉變是企業真正轉變的根本,它需要技術、管理、銷售、服務等內部與外部的充分結合。在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億達信息關注企業后臺的運營與銷售、與客戶更加緊密地互動與聯系,關注企業內部運營與外部數據的結合,以及新技術與原有系統的充分結合。

 

  來源:國際商報

需要進一步了解本文信息,請點擊在線溝通或撥

打電話:010-52401598/52297285

99国产欧美精品久久久蜜芽|黄色电影免费片日本大片|凹凸国产熟女精品视频|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99